前两天看到个新闻,差点让我笑出声——有车主酒后叫代驾股票按天配资,结果自己被扣了12分。这哥们儿当场就懵了,直接质问交警:“我都没开车,凭啥扣我分?”
这事儿一出,网上炸锅了。有人说法律条文执行得太死板,也有人说酒驾就该重罚,一刀切没毛病。我倒觉得,这事儿挺有意思,值得好好聊聊。
说回这个案例,车主孙先生喝了2瓶啤酒,意识还算清醒,知道不能开车就叫了代驾。代驾没来,他就坐在驾驶位上开空调等着。结果等来的不是代驾师傅,而是交警。酒精测试一出来,12分没了。
孙先生肯定不服气:“我连方向盘都没碰,这也算酒驾?”
交警的回复很硬核:“你开空调是不是启动了发动机?万一脑子一热就开走了咋办?”
这话说得孙先生哑口无言。从法律条文看,交警确实没错。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规定得很明确:只要车辆处于启动状态,哪怕没有实际行驶,坐在驾驶位上就构成酒后驾车。
展开剩余68%这逻辑其实不难理解。酒精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,你以为自己很清醒,但万一操作失误呢?车子挂错挡、踩错踏板、手刹没拉好,分分钟就是安全事故。
但话说回来,这种“一刀切”的执法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不近人情。很多车主觉得委屈:我都叫代驾了,还不让在车里等?夏天那么热,冬天那么冷,总不能站在路边干等吧?
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。想在车里等代驾?可以,但有几个关键点:
第一,绝对不要启动车辆。实在不行就在饭店等。
第二,最好别坐驾驶位。坐副驾驶或者后排,这样即使被查到,也很难认定为酒驾。
第三,把车钥匙交给朋友保管,或者干脆放在后备箱。这样既表明了态度,也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。
从执法角度看,交警这么做也有道理。每年因为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他们最清楚。面对这样的数据,任何松懈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
更何况,很多所谓的“等代驾”最后都变成了“算了,我自己开吧”。酒精上头,理智下线,这种情况太常见了。
不过我也觉得,执法的时候可以更人性化一些。比如车主明确表示在等代驾,车辆没有移动痕迹,酒精含量也不算太高,是不是可以给个警告,让代驾赶紧过来?
说到底,这事儿还是得靠车主自己注意。喝酒不开车,开车不喝酒,这话说了无数遍,但还是有人抱侥幸心理。
我的建议很简单:酒后就别碰车,哪怕是坐在里面也不行。比起扣分罚款暂扣驾照,代驾那点钱算什么?
更重要的是,酒驾不只是法律问题,更是道德问题。你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,但别把无辜的人拖下水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股票按天配资,对于这种“叫代驾却被扣分”的情况,你们怎么看?是觉得执法太严,还是认为该罚?欢迎留言讨论。
发布于:河南省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